有人根据历代史书记载,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汉代 | “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 |
魏晋 | 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 |
宋元 | 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
明朝前期 | 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 |
A. 长期厉行海禁政策
B. 古代经济世界领先
C. 对外交流活动频繁
D. 航海路线遍及全球
明初晋商凭借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入清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季以来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这说明晋商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诚信经营,以义制利
B. 政府重视商业
C. 为封建政府服务
D. 商品经济繁荣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基本不鄙弃杂艺。还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B.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C. 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D. 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下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
A. 官营手工业渐衰落
B. 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C. 商品经济较快发展
D. 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
B. 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
C. 当时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D. 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
《徽州府志》载:“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矿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这表明当时的采矿业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