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船减价货争装,局设招商是保商。不让外人专垄断,经营经济策都良。”这首竹枝词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目的是
A. 满足军事工业发展需要
B. 抵制外国经济的侵略
C.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从历史的分析中,黄宗羲揭示出传统政治
A. 走向成熟的轨迹
B. 天下私有的本质
C. 因循反复的特点
D. 集权体制的根源
唐玄宗曾下诏:“马牛驴皆能任重致远,济人使用,先有处分,不令宰杀”,并派出御史专门“纠察”。这反映了唐代
A. 重农抑商政策得到了强化
B. 对地方事务管理相当严格
C. 刑罚严苛且涉及领域广泛
D. 统治者对社会生产的重视
汉初选拔人才和委任官史重在军功,轴之以“任子”“货选”等。“任子“是沿袭周朝以来的“世卿世禄制”。“货选”是指入选者要拥有一定资财为入选资格。“军功”则要在战场上立军功。汉初的选官制度
A. 阻断了阶层流动
B. 容易导致人才匮乏
C. 因循秦朝的旧制
D. 标志官僚政治形成
从春秋开始,随着铁农具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农业生产过程的个体性质也获得加强,农民大肆开垦,自垦田经营蒸蒸日上。这反映出
A. 井田制已完全瓦解
B. 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小农经济逐渐发展
D. 个体生产成为主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