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

 

材料二  (明朝时广东地区)一个冶炉场按中等规模十座冶炉计算,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

——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器的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所描述的明朝矿冶业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类工矿业在明清时期发展受阻,请写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

 

(1)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 (2)特点:规模大;分工细;雇佣劳动。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农民贫困无购买力。 【解析】 (1)本题注重考查铁农具和牛耕产生的意义。其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等角度概括。 (2)关于描述明朝矿冶业特点,根据材料“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计一铁厂之费,不止万金”可知,规模大;“凡一炉场……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有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艘”可知,分工细;“其雇工要在二三千人以上”可知雇佣劳动。关于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可结合书本所学知识,从自然经济的主导地位、国家政策的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等角度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技术开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曲辕犁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粘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摘编自刘凤云等《论清代中国北部的农耕文化及游牧文化》

材料二  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牛耕技术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政府实行政策是什么?剖析雍正帝流露出“农为天下之本务”思想的依据。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期,一架珍妮纺纱机的价格约相当于一个英国纺纱工人134天的工资:在法国,相当于311天的工资;在印度则会更多。材料主要说明

A. 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效显著

B. 采用机器导致失业大增

C. 英国出口机器获利更多

D. 落后地区更应该采用机器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期,一位英国政论家这样写道:“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这段话主要表明

A. 此时的国际关系格局和谐稳定

B. 通过经济的交流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逐步形成

D. 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1788年,农业在英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40%以上,工业和建筑业不到21%。1850年,农业比重下降到21%,工业和建筑业则上升到35%。这反映工业革命使英国

A.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 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 工业、农业同步发展

D. 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16世纪初期到18世纪中期三角航程分析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机器工业品大量倾销到美洲

C. 非洲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

D. 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加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