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视门阀,有《百家谱》供吏部诠叙之用,“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以至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贞观年间,唐太宗认为门阀制度“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应“刊正姓氏”,“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命人编成《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原世家大族崔民干等被降为第三等。

显庆年间,由于陆续杀戮、贬黜了一大批李唐皇族和不肯附已的大臣,同时大力拔擢出身较低层或投靠武氏集团的人担任要职,官僚队伍发生明显变化,唐高宗命人修成新谱《姓氏录》,仍以现任官职高低为划分等级的标准,不仅当时五品以上职事官得以录入,就是兵卒中以军功获五品以上勋官者也谱中有名,而未在当朝任五品以上官职的旧士族均被摒弃于外。

《姓氏录》颁布后,舆论哗然,许多士人将其贬称为“勋格”,以被录入为耻。《氏族志》和《姓氏录》并未能彻底打破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

——摘编自岑仲勉《隋唐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氏族志》和《姓氏录》倡导的改革精神和这一改革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改革的效果及其相关原因。

 

 

(1)精神:除旧布新。 必要性: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视门阀,不利于政治的稳定;门阀制度在唐代的负面作用日益显现;显庆年间,官僚队伍发生明显变化。 (2)效果:舆论哗然,许多士人均不能接受,未能彻底打破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 原因:新谱的《姓氏录》仍以现任官职高低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对旧士族未能正确处理,引起不满。 【解析】 (1)第一小问“精神”,综合材料可以看出精神是除旧布新。第二小问“必要性”,依据材料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视门阀,有《百家谱》供吏部诠叙之用,‘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以至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视门阀,不利于政治的稳定;根据材料中“贞观年间,唐太宗认为门阀制度‘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得出:门阀制度在唐代的负面作用日益显现;根据材料中“显庆年间,由于陆续杀戮、贬黜了一大批李唐皇族和不肯附已的大臣,同时大力拔擢出身较低层或投靠武氏集团的人担任要职,官僚队伍发生明显变化”得出:显庆年间,官僚队伍发生明显变化。 (2)第一小问“效果”,依据材料中“《姓氏录》颁布后,舆论哗然,许多士人将其贬称为‘勋格’,以被录入为耻”得出:舆论哗然,许多士人不能接受;依据材料中“并未能彻底打破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得出:未能彻底打破延续多年的正统门阀观念。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中“唐高宗命人修成新谱《姓氏录》,仍以现任官职高低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得出:新谱的《姓氏录》仍以现任官职高低为划分等级的标准;依据材料中“未在当朝任五品以上官职的旧士族均被摒弃于外”得出:对旧士族未能正确处理,引起不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摧毁了传统社会,导致了社会的不确定性和革命的无序状态。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兴起,这既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也对资本构成一种莫大的威胁。没有一个有序的社会(市场),资本就很难正常运作。这样,福利政策就开始了。早期的福利政策服务于资本,是资本和国家政权结合的产物。自上而下提供的福利是为了预防工人运动,因此具有保守主义性质。进入20世纪中叶之后,随着大众民主扩展到更多的社会群体,包括妇女和少数族群,福利的概念演变成一种“权利”的概念,即人人都应当享有的权利。西方经济形态从原始资本主义演变到福利资本主义,是社会和政治改革的结果。国家在资本力量和社会力量之间充当了协调者,从而保证了市场秩序,为资本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政治和制度条件。

——摘编自郑永年《国家与资本主义:西方经验》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期英国)因为工人们都住在同一地区,在同一幢压抑的建筑里劳作,互相交往互相同情,加入同样的行业或民间组织,他们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独立的阶级。这种团结感,一部分来自手工业者和工匠行会的传统。各种工人组织,如兄弟会、行业组织和互助协会仍然存在。会员享有一些好处,包括意外保险、退休收入和死亡赔偿等。这些团体为工会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于1824年在英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到19世纪中期,劳工领袖已经开始组建全国性的工会,比如,1834年出现在英国的“全国大联合工会”、1834年出现在美国的“全国工会”,1848年出现在德国的“全体劳工兄弟组织”。

——(美)丹尼斯·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农民有半数是没有土地的,迫于这种窘境,许多贫困农民背井离乡。据估计,在不同地区这样的贫民占农民总数的8%到20%。另外,由于灾荒和内战,出现了农业人口的大迁徙。这批贫困农民和迁移人口中,有些人可能会流入城市和工厂,但限于初生期中国工业的容纳能力,多数人不得不另谋生路或者忍受饥荒。很多人成了职业军人,其他人则沦为匪徒或流浪者。这批流浪人口对近代中国意义重大,因为他们为军阀主义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在五四运动前的那段时期。农民阶层的这种分崩离析,还助长了社会风气的败坏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据(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现代中国的知识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工人争取自身权益的途径及其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大量农民迁徙的原因及迁徙农民的生存出路和相应的社会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下表2015年度德国对外投资存量与吸收外资存量统计表(单位:亿欧元)

 

全部

欧盟

欧元区

美国

中国

德国对外直接投资

10514

5788占比55%

3855占比37%

2270占比21%

653占比6%

德国吸收外国投资

6703

5031占比75%

4144占比61%

527占比7%

28占比0.4%

 

 

 

——据德国央行年报

上表可以用来说明

A. 欧洲一体化的新进展

B. 德国在欧洲的发展优势

C. 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D. 世界各经济体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

《末日审判》是米开朗基罗创作巨幅壁画,绘有约四百个人物。在画中央,基督正气凛然,高举右手,即将发出最后的判决。然而,巨作中的裸体人物却引起争议,一些人认为此举猥亵了神灵。在米开朗基罗去世不久,新教皇就下令给所有裸体人物画上遮羞布或衣饰。这说明

A. 文艺复兴运动走向低潮

B. 意识形态被宗教神权牢固控制

C. 资产阶级文化建立起来

D. 人文主义与神权思想相互较量

 

查看答案

18世纪后英国议会出台一系列法律,规定产权所有者有出租、抵押、出卖等权利,公用土地的产权可以分给个人,也可转换用途,如住房或厂房,允许建立法定的公共机关,用于建设、运行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些法律规定

A. 反映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B. 显示了议会的立法地位

C. 扫除了工业经济发展的障碍

D. 促进了立宪政制的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