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她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的“基本变化”不包括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如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提升
B. 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 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D.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
“前年卖粮用箩挑,去年卖粮用船摇,今年汽车装不了,明年火车还嫌小。”这是一首江西民歌。它可能产生于
A. 1950年 B. 1956年 C. 1958年 D. 1979年
“工厂死在接收上,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自由附在条件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这首诗反映的是中国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 1924~1937年
B. 1937~1945年
C. 1945~1949年
D. 1949~1956年
1914年~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A.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D.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