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与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都市计划、下水道、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
A. 全面仿行罗斯福新政
B. 缓解了经济滞胀局面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建成了发达福利国家
美国学者艾伦•布林克利在《美国史》一书中说到:“在一个万物奇缺,许多家庭遭受营养不良和无食果腹的社会,政府很难解释为什么要消除产品剩余,毁掉牲畜和庄稼的做法在许多年都无法让人理解。”对于农业调整的做法,最为合理的解释是
A. 稳定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B. 稳定市场,刺激产品出口
C. 减耕减产,降低产品价格
D. 防止投机,保障农民权益
1984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中国采取的进一步措施是
A.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说:“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她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这里的“基本变化”不包括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B.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现代化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建立
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南巡讲话与十四大召开
B.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如图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推动1952年经济增长率提升
B. 国民经济比例的调整推动1964年经济增长率的回升
C. 中国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
D.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推动1984年经济增长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