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
A. 海上丝绸之路繁盛
B. 经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
C. 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 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
“门生”顾名思义,即是学生。汉代经师的门生动辄成百、上千以至上万,并且登录于名册,经师与门生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叔孙通投刘邦之初,不举其弟子为官,便遭到弟子指责;叔孙通担任奉常后便请于高帝:“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材料反映出
A. 察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B. 儒生把持官员选拔
C. 汉初官僚政治需要完善
D.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
西晋时,一些佛教高僧主动与名士交游并模仿他们的言谈和情趣,名士也乐于与高僧交往,摄取佛教义理,交流文学创作上的心得体会。高僧与名士的互动
A. 改变了西晋的宗教政策
B. 巩固了儒学的主流地位
C. 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
D. 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
均田制下授田并承担赋役的起始年龄逐渐从15岁调整到18岁,还田除役的年龄逐渐从71岁调整到56岁,与此同时女性逐渐不负担赋役也不授予土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儒家思想的民本理念受到重视
B. 垦荒使私有土地的范围缩小
C. 土地占有不均衡的现象加重
D. 农业的生产方式出现重大调整
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唐朝宰相人数变化原因在于( )
A. 皇帝刻意削弱宰相职权 B. 世家大族垄断高官职衔
C. 科举考试扩大统治基础 D. 围绕分割相权调整官制
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玄素曰:“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材料表明,张玄素
A. 痛陈隋室苛法之弊
B. 反对君主独断专行
C. 主张实行分权制衡
D. 建议扩大取士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