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李天佑在《把敌人挡在湘江岸边》冲记载:“两个团的团长、政治委员都已牺牲或负伤了,营连指导员也剩的不多了。……在脚山铺阻击时战士们喊出了‘一切为了苏维埃新中国’,与敌人进行数次白刃格斗”。以上叙述反映了
A.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中共正处于生死存亡关键时期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
D. 工农红军主力摆脱了围追堵截
右面为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图(局部)。这一战争
A. 体现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成果
B. 表明中共找到正确革命道路
C. 成为敌后抗战中的光辉典范
D. 推翻国民党政权的专制统治
1912年1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统制,临时大总统拥有“统治全国”等各项权力;而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则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规定“国务员辅佐大总统,负其责任”。临时约法做出这一修正的原因是
A. 强化议会权力防范个人独裁
B. 加强总统的行政决策权力
C. 革命党内部争斗,妥协退让
D. 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
某战争后的条约规定,中国派亲王载沣赴德国,以谢公使克林德被杀之罪;派亲贵那桐赴日本,以谢书记官杉山彬被杀之罪。并在克林德“遇害处所树立铭志之碑……”。此战争后
A. 中国华夷观开始被打破 B. 列强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 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 D. 革命开始成为中国时代主流
“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
A. 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B. 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
C. 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
D. 反映的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
(英)约翰•汤姆逊曾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该“敌对”行为发生在
A. 鸦片战争中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 甲午中日战争中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