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

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充裕国课。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这一变化有助于

A. 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 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C. 促进货币经济发展    D. 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C 【解析】据材料“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后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改行漕粮折银有利于货币经济发展,故C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小农经济,故A选项错误;改行漕粮折银不等于免除漕银,故不能减轻百姓赋税负担,故B选项错误;材料与强化地方控制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谷)诗中描写的是

A. 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

B. 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

C. 江南农村家庭棉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

D. 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

 

查看答案

《复活的兵团》中说,在2000多年前,秦已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其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

B. 其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 其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 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查看答案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一诗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正确的是

A. 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    B.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 目的是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D. 农业和手工业已分工明确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查看答案

宋代“交子”推广后,时人感叹:夫合数千缗之楮(指纸币),虽一夫可以将之,虽万里足以致之,是诚轻且便也。这说明“交子”的推广

A. 强化了政府的商业管理

B. 便利了国家赋税的征收

C. 降低了工商业运营成本

D. 保证了货币经济的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