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食货志》载:“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段话主要反映了
A. 土地兼并的危害性
B.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C. 自给自足的落后性
D. 土地私有的合理性
元代并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农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C.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下面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A.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B.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 我国古代商业结构的调整
D.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于是麾兵折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民……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在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将“黄金时代”定义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悖经济常识。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遇到机遇,经济突然发展。而后又没有惯性,戛然而止,这都是不可能。晚清新政时期已经制订了一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民国政府建立后,依照西方国家的模式,经济法制建设也有了很大进展,形成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机制;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国家无暇东顾,更主要的是资产阶级的自身努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结合,使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较快发展的“黄全时代”。1918年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还有一个经济恢复时期,还是无暇东顾。大约到1922年才明显表现出“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但已具规模的民族资本在竞争中仍很活跃。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1918-1922年的5年中,民营资本企业的投资最为活跃。其间工矿业新设的1万元以上企业805家,投资总额达2.57亿元,为1858-1911年工矿业投资总额的1.26倍;银行业新设资本5万元以上约企业149家。投资总额达8.9千万元,为1897-1911年投资总额的3.48倍;航运业新设资本1万元以上的企业94家,投资总额1.74万元,为1860-1911年投资总额的1.02倍。仅1918-1922年创立的企业的总资本即超过此前半个多世纪中国企业的投资总额。
——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2)概括材料一中作者的主要观点。联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官给印信文簿,附写客商船户住贯姓名、路引字号、物货数目,每月赴官查照。私充者、杖六十,所得牙钱入官。官牙埠头容隐者、笞五十,革去。凡诸物行人,评估物价或贵或贱,令价不平者,计所增减之价坐赃论。入已者、准窃盗论。凡私造斛斗秤尺不平、在市行使,及将官降斛斗秤尺作弊增减者、杖六十;工匠同罪。
——摘自《大明律·户律》
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制度建设》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据成立的契约,与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摘编自《拿破仑法典》
请回答:
(1)从内容上看,《大明律·户律》与《民国初期的经济制度建设》在规范商业行为上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
(3)材料三包含了哪些基本原则?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历史上的社会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