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1)状况:农业不断发展;运动: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私有制与社会主义性质不符合,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观点:不对。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安徽和四川。因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经济)的发展。 (4)改革要符合国情,改革要关注民生。 【解析】 (1)据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可知,农业生产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出现的原因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必要性:依据所学从当时社会性质以及一五计划与当时小农经济不符合回答。 (2)据材料二“只要我们需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对当时我国农业生产情况判断这是不正确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关。 (3)据材料三“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安徽和四川实行。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回答。 (4)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和所学从改革要符合国情以及发展生产力要关注民生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19世纪中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查看答案

18世纪中期,英国在与法国的殖民争夺战争中获胜,标志着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查看答案

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查看答案

2016年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查看答案

隋唐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既简便又轻巧,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