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根源在于
A. 封建专制下的政治腐败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土地私有制
D. 贵族地主的压迫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 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
C. 赋税制度重大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D. 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 铁器使用
B. 牛耕的使用
C. 筒车的使用
D. 水排的使用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
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技术革命的最突出表现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生产经营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何特点
(2)近代工业革命发端于西方。18世纪晚期,哪一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动力结构?英国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由何而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组织形式有怎样的变化?这一时期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表明科技进步呈现出什么新特点?其成果使人类的生产生活进入什么时代?
近代欧美国家的崛起多与殖民扩张关系密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商贸的发展带动银行信贷业的发展,1611年,一些商人在阿姆斯特丹进行东印度公司的股票买卖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
——摘编自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四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这说明离开殖民贸易提供的充足的资金和原料,英国工业革命难以迅速完成。而工业革命的进展又为殖民贸易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保障。英国就是在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相互促进的发展中,愈益富足起来。至18世纪80年代英国在责奉积累、工业投资以及金融等方面已超过西班牙、法国、葡萄牙等欧洲强国而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李德志《英国的殖民活动与日不落大帝国的崛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西班牙人由世界的边缘到达世界的中央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客观评价西班牙等国殖民活动的?
(3)据材料三,概括荷兰崛起的原因。
(4)据材料四,指出殖民扩张对英国的主要意义,并结合材料三简析英荷两国崛起方式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