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工业尚未起步
B. 孟买的棉纱质优价廉
C.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D. 家庭纺织业逐步解体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这样描绘道:“……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材料重在说明
A. 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火车的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C. 科学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D.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
①打电话拜年 ②乘公共汽车上班 ③坐飞机旅游 ④网上炒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侧是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示意图,据此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资产阶级革命
B. 工业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海外殖民活动的进行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C. 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 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将公元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转折点。以下哪一史实可以作为这种历史分期的依据
A. 工业革命 B. 新航路的开辟
C. 欧洲殖民扩张 D. 英国“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