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由此可见,当时我国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业均衡发展
D. “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 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 外国资本的压制
B. 封建主义的束缚
C. 官僚资本的吞噬
D. 自身经营的不善
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 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D. 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就减少了10万匹。”这些数字变化说明洋务运动
A.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
D. 实现了自强求富的目标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其发展特点是
A. 曲折发展
B. 严重倒退
C. 顺利发展
D. 停滞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