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

(题文)乾隆以后,一些经营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的用无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雇佣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  )

A. 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 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

C. 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 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经济政策。材料主旨是一些地主、富农雇佣无田农民种地,获取利润,二者没有人身依附关系,而是雇佣劳动关系,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未体现国家调整经济政策,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曾有官员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寇与商都是日本人              B.海禁的积极作用明显

C.海禁加剧了寇患                D.应当加强海禁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对表中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A. 中国封建经济仍在发展

B.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交流

C. 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

D. 中国开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查看答案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在)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以下能够为这一论断提供依据的是

A. 商人经商积累的财富主要用来买田置地    B. 政府实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

C. 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D.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查看答案

吕思勉先生说:“假使魏晋以后,在商业上,有运巴蜀之粟,以给关中的必要,木牛流马自然会大量制造,成为社会上的交通用具的。不然,谁会保存它?”他意在说明

A. 科技发展由商业需求决定

B. 巴蜀与关中地区经贸联系松弛

C. 社会需求促进工艺的发展

D. 动荡的社会环境阻碍商业发展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在浙江杭嘉湖地区,普遍出现了改田治地(田一般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地种植经济作物)的现象。下表是明朝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前后田地面积升降的变化情况,对表中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杭州府
 

湖州府
 

嘉兴府
 

田减少量
 

31
 

79
 

1354
 

地增加量
 

184
 

28
 

1560
 

 

 

A. 地的增加说明农业商品化发展较快

B. 田少地多说明当时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改田治地体现了重农思想加强

D. 田的减少反映了传统性农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