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

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

A. 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

B. 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

C. 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 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

 

A 【解析】和汉代相比,考试科目的增加,说明唐朝选官的标准较为宽泛,故A项正确唐朝科举制选材范围是对汉代选官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完全继承,故B项错误;古代选官主要是理论,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显然不是注重专业技能,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选官设置科目,并不能说明政权的社会基础扩大,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

A. 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

B. 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

C.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 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

 

查看答案

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相位被罢免。这表明(  )

A. 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 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

C. 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 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

 

查看答案

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

A. 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 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 血缘关系逐渐强化

D. 等级秩序日趋固化

 

查看答案

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1.8%。这说明

A. 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B. 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

C. 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D. 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

 

查看答案

以下是秦朝九卿职以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职务

职责

奉常

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

郎中令

宫中警卫

卫尉

宫门警卫

廷尉

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

典客

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宗正

负责皇室宗族事务

治粟内史

负责相税和国家财政

少府

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太仆

负责宫廷车马

 

 

A. 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

B. 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C. 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

D. 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