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

 

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在封建历史上,中国的商人阶层并不是一直生活在事本抑末的阴影之中.先秦时期尤其战国中后期,商业活动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和认可.自商鞅变法后,商人方才走向了上千年的被动和抑郁.两宋以后尤其明清时期,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论受到挑战和质疑,士商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人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社会的再次认同和尊重.不论是沉是浮,经济因素、统治阶层对待商业活动政策的变化以及文化背景都是其主要诱因.直至近代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清政府才不得不放宽,允许民间商人发展,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才得以发展. 【解析】 首先对材料信息进行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由材料“(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可知汉代抑商;“《旧唐书》“工商杂色之流....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表明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由“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可知宋代农商并重;由“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可知,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论受到挑战和质疑;其次,通过以上分析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以上材料的分析可知,古代商人社会地位逐渐提高,但在封建王朝重农抑商政策下,其处境、地位仍然艰难,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最终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下图为1992年西班牙世博会主题标志。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发现的时代”。本次世博会有100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班牙政府把世博会主题定为“发现的时代”的原因。该“发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9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1900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

1870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9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

1900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副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

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简要地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 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 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 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

19世纪下半叶,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上述状况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出现

B.19世纪后期经济全球化形成

C.英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查看答案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到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