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荀子认为,如果人们加强农业生产,又节约开支,天就不能使人贫穷;如果人们荒废了农业...

荀子认为,如果人们加强农业生产,又节约开支,天就不能使人贫穷;如果人们荒废了农业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也不能使人们富裕。荀子这一主张

A. 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B. 反映了地主阶级的要求

C.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A 【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物质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如果人们加强生产,又节约开支,天不能使人贫穷;如人们荒废了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也不能使人富裕。这种“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无关系的主张,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荀子肯定“天”的客观性,并非反映地主阶级的要求;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荀子以农业生产为例肯定“天”的客观性,无法得出其思想促进了农业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荀子肯定“天”的客观性,批判天命论,与天人感应思想不同。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们认为春秋时期存在下列因素:群雄割据,战争频繁;国家掌控的商业奴隶极易逃亡;工商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这些因素的存在

A. 导致了“工商食官”的瓦解    B. 削弱了各诸侯国的战斗力

C. 预示着社会面临严重灾难    D. 加速了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典籍中有“田里不鬻”的记载。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 夏商时期到西周时期

B. 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 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 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查看答案

有同学查阅郡县制相关资料时发现:“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五年……初置东郡。”这说明

A. 秦国在战国时期率先设立郡县制

B. 秦国已将郡县制作为中央管理地方的统一定制

C. 秦对新征服的领土均已采用郡县制

D. 郡县制作为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在秦统一之前已出现

 

查看答案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A.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查看答案

公元前770年后的500年间,中国社会在动荡中实现着社会转型。这期间发生的国家形态的转型是指

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 从“方国”到“封国”

C. 从“封国”到“帝国”

D. 从“帝国”到“共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