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一年)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反映了儒者
A. 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
B. 不受重用的愤懑之情
C. 重构礼乐纲常的愿望
D. 适应社会转型之努力
先秦某思想家认为,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血缘亲情不能成为社会秩序的道德源泉,其指斥“盗(盗贼)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得其国”。据此可知其主张
A. 反对财产私有制度
B. 维护“各爱其家”的宗法原则
C. 建立博爱互利社会
D. 建立家庭为核心的秩序模式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 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 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 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题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
A. 加重了农民负担 B. 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C. 强化了中央集权 D. 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齐桓公在建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获得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资格后,他要效仿古代帝王“封泰山,禅梁父”,但被管仲极力劝阻,未能成行。这反映出当时
A. 齐国内政被卿大夫操纵
B. 管仲在政治上思想保守
C. 西周社会结构根本改变
D. 传统文化影响政治取向
(题文)从春秋末年起,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以粮食为俸禄的官僚,在卿大夫家臣中也出现了官僚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以粮食为俸禄”反映了当时
A. 俸禄制取代了军功爵制 B.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