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B. 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C. 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D. 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A. 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B.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满足了人民群众多项权益的要求
D. 实现了广泛的资本主义民主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结语中的“1765年,牛顿去世后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A. 瓦特是第一个发明蒸汽机的人
B. 人们把解决了工业化核心问题的瓦特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C. 瓦特蒸汽机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解决了工业化中的动力问题
D. 瓦特和牛顿一样都是近代科学家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A. 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B. 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C. 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D. 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在
A. 两极格局结束
B. 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形成
C.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D. 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下列措施与统治阶级愿望一致的是
A. 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 唐设置节度使
C. 宋设置通判
D. 元设置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