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明中后期,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之说。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
A.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 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C. 倭寇之患平息,政府放松海禁 D. 整体经济仍领先世界
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上述材料表明
A. 古代后期经济重心有西移之势
B. 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
C. 清前期四川比湖南广东更稳定
D. 集权制度决定移民走向
《元史·百官志》记载:“斯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始分立行中书省……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记载“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者多虑世泄露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外……后名军机处……。”材料所述两个对应机构
A. 起初都是中央临时的派出机构
B. 最初均因征伐用兵之事而设
C. 后者皆为中央常设行政机构
D. 都有防止泄露军事机密的特点
下列古代官职或制度,按照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凡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②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③设一员总领财政,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部
④皆编、检、讲读之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
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 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
B. 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
C. 作者对秦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
D. “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西周宗法制下唯大宗才能传宗继统,宗子与庶子有质的区别;后世王朝宣扬“君权神授”,皇帝自称天子,承天继统;三国演义中强调刘备是汉宗室之后,蜀汉是正统。从制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本质都
A. 体现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 为传宗继统披上神秘色彩
C. 强调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D. 根植于封建社会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