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
A. 内阁地位无足轻重
B. 皇帝权力过度膨胀
C. 内阁不是法定机构
D. 阁臣多来于翰林院
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A. 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 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
C. 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 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
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 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明太祖时规定“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此后,仅避本省,不限南北。清朝时,明确规定荐举中要“避乡”、科举中要“避亲”、任官中要“避籍”。这些做法旨在
A. 密切南北联系
B. 防范结党营私
C. 实现权力制衡
D. 保证地域公平
(题文)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宋代
A. 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
B. 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
C. 形成了“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
D. 出现了“积弱积贫"的社会状况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
A. 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B. 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
C. 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
D. 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