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年3月,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与麦哲伦签订远洋探险协定。协定规定:麦哲伦为新发现地的总督和钦差大臣,有权得到新发现地全部收入(扣除开支后)的1/20和新发现6个岛屿中的2个;西班牙国王必须为探险队装备5艘船,提供必需的物资、武器和保障供应人员。由此可知
A. 麦哲伦殖民活动曾得到政府积极支持
B. 西班牙国王是殖民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C. 西班牙政府努力协调各殖民者的关系
D. 西欧殖民活动在积极进行资本的积累
(题文)对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察。这一观点从整体上认为哥伦布
A. 发现新大陆开创了近代人类文明新时代
B. 环球航行使人类历史具有了全球性规模
C. 发现新大陆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
D. 为西班牙对拉美展开殖民掠夺奠定基础
清代王之春的《清朝柔远记》记载,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旨规定“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将来止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此规定
A. 旨在防止西方殖民者骚扰
B. 限制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C. 表明海禁政策已趋向放松
D. 禁绝了中国人士对外的交往
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不能得出
A.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前进的过程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面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史料是
A. 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
B. 明中后期景德镇“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寐……”
C. 清前期“苏州织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
D. 清前期“因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发展高潮,(其)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历史情境,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汉代:张万挑着一担棉花到草市贩卖,并向草市尉缴纳交易税。
②唐代:李有财在长安崇仁坊开了家邸店,并要求以交子来结算。
③元朝:王发贵到京城进货时住进会馆,遇到了很多晋商和徽商。
④清朝:赵得禄在广州从事进出口中介服务,经常要与洋商交往。
①汉代:张万挑着一担棉花到草市贩卖,并向草市尉缴纳交易税。
②唐代:李有财在长安崇仁坊开了家邸店,并要求以交子来结算。
③元朝:王发贵到京城进货时住进会馆,遇到了很多晋商和徽商。
④清朝:赵得禄在广州从事进出口中介服务,经常要与洋商交往。
A. 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