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
A. 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B. 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C. 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D. 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
A. 洋布物美价廉,竞争力强
B. 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土布做工粗糙,价格昂贵
D. 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历史学家钱乘旦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就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03年收入最多10%的人占有国家财富的2/5,1867年则超过50%。钱先生利用这组数据要论证的观点可能是
A.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工业革命引发了社会关系的变革
C. 工业革命加剧了贫富分化程度
D. 民主政治的完善加速了财富集中
1873年,卡内基创办了卡内基-麦坎德里斯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1881年,卡内基与弟弟汤姆一起成立了卡内基兄弟公司,其钢铁产量占美国的1/37,每吨钢的成本为50美元;1892年,卡内基把卡内基兄弟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卡内基钢铁公司,每吨钢的成本在12美元以内。这主要说
A.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人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C. 联合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D. 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到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 拓展殖民地市场
B. 贩卖黑奴
C. 传播基督教思想
D. 输出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