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日记》记载:清帝颁布退位诏之夕“闻爆竹声甚繁,于是乎大清二百六十八年至此夕而毕,此日堪称中国历史上至关紧要的一天。”该事件的意义是
A. 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B. 标志着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推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 反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市场需求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
C. 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 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与如图所示朝代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外史实有
A. 王祯编成《农书》薄伽丘的《十日谈》问世
B.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瓦特改良蒸汽机
C.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达尔文提出进化论
D. 蒲松龄著成《聊斋志异》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
《宋史》记载:宋太宗时东京等城市中时有临街开设商店的“侵街”现象发生。宋仁宗景祐年间,对屡禁不止的“侵街”现象让步,允许沿街开设商店,直接收税。由此推测
A. 宋太宗重视城市商业发展
B. 宋仁宗时城市商业的管理出现混乱
C. 城市商业突破了地点限制
D. 商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8年12月,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流失海外一百多年的文物﹣﹣西周青铜器“虎鎣(yíng)(见图)”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2019年1月,国博推出了“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①“虎鎣”的精美造型体现西周青铜铸造技艺的成熟
②“虎鎣”的雕工精湛是由独具匠心的私营工匠制作
③“虎鎣”流离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真实写照
④“虎鎣”回归祖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民族关系的处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初建布达拉宫时,松赞干布就曾招请许多汉族工匠到拉萨献技,使吐蕃建筑受到了汉民族的一定影响。五世达赖重修布达拉宫时,清朝康熙皇帝还特派了114名汉族工匠前往拉萨协同修建。在藏汉等各族工人齐心协作下,布达拉宫得以顺利完成。布达拉宫的许多殿堂都采用了中原汉式传统的建筑方法,同时又按照藏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宗教精神,在某些地方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
——摘自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
材料二 关于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这种建筑风格是西藏地区许多重要建筑的共同特色。②这种建筑风格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西藏地方是祖国神圣领土的历史事实。
——据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等整理
材料三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1957年周恩来关于民族问题的谈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并概括这一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就大昭寺的建筑风格予以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大昭寺的文物为例,证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