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尚书·酒诰》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尚书·酒诰》曰:“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

材料二  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办法》,规定工人年满50岁、公务人员年满60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作了详细规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1)特点: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国家对养老的重视;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变化背景:西方文化的冲击;从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的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国政府的政策探索。认识: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但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解析】 (1)根据材料“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得出物质供养与精神供养并重;根据材料“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可得出把养老观念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根据材料“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得出国家对养老的重视:根据材料“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得出重视教化,形成尊老礼法:根据“孔子、孟子关于养老制度的学说”,得出学者(尤其是儒家)著书立说,奠定了养老观的文化基础。 (2)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所学,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中国在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和经济形态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民政府的成立在社会习俗放面颁布规章条例促进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据此,可得出变化的背景可以从西方文化的冲击、晚清到民国社会转型、新文化运动和民国政府的政策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务向制度义务转变”和“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可得出民国时期养老观念和养老实践初步向近代化转变推动,政府对养老制度实施一些立法保障。根据所学可知,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加上长期的政局动荡不安,致使国家的法律规定很难长久的被执行下去,可得出这种转变受制于当时的具体历史背景既未覆盖全国,也不具有连续性,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199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统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1994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中提出,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货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引导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1997年3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明确的规定。再次明确了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1998年,首批“并轨”改革后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供求市场的调节对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此后,全国高校全面按照新体制进行运作。在新的就业体制下,大部分毕业生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市场参与竞争,自主择业。

——摘编孙步凌《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探析》

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合适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惩元末法制松弛之弊,对立法十分重视。《大明律》分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刑律、工律七部分。在对待谋反、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恶”的行刑上,以及秘密宗教活动的处治,比以前严厉而且残酷。《大明律》增设“奸党”一条:“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明律专列“钞法”,保障货币秩序,并且还增订了《市廛》、《田宅》、《钱债》、《邮驿》、《营造》等编。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末新政中的修律变法改革,主要包括删改旧律、制定新法两部分内容。删改旧律,基本完成了传统中国律法的轻刑化、人道化、平等化的改造工作;制定新法,大体完成了刑法、民法、商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法院编制法等传统中国律法所没有的法律起草工作。经此改革,传统中国诸法合体的法律编纂体系基本被打破,初步建立较为完备的现代法律体系。

——摘编自李在全《清末修律制法述略》

材料三  到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40件、行政法规706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至此,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基本的、主要的法律已经制定,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摘编自张金才《近十年来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及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大明律》相比,清末修律制法有哪些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法制建设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1992年11月16日,海协会致函海基会为使海峡两岸公证书使用问题商谈早日克竞全功,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含义。对此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九二共识的达成

B.体现出求同存异的务实精神

C.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原则

D.推动了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查看答案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对外援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援助显得更为“低调”,在此期间,援助补贴下降,对外经济联络部被降级,部分臃肿的援助项目遭到审查。对外援助相对于六七十年代也相当克制,相对突出受援的特征。这种变化反映出

A. “左”倾思想严重干扰中国外交的发展

B. 中国物质匮乏无法提供更多的对外援助

C. 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

D. 不结盟外交政策导致中国援助对象减少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建国初新中国外交有以下特征:革命性,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并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内向性,外交决策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过渡性,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的过渡。以下事件更多体现“过渡性”这一特征的是

A. 与苏联缔结友好同盟条约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C.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 援越抗法、抗美援朝的决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