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初废弃元朝服制,对服饰制度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明初服饰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相关法令有上百项之多。明代皇室及百官的衣帽服饰按用途分为不同的类型,有礼服、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等;衣帽鞋履的样式、尺寸、衣料、绣样、色彩有严格界定,各等级间不得僭越。庶民服饰鞋帽甚至发型样式也有严格限制,庶民不许穿靴,服饰“不得绣金锦煊丝绞罗,止用细绢素纱”。民间妇女的首饰不得用金玉珠翠,礼服不许用金绣,只能用紫、绿及各种浅淡颜色。商贾之家只许穿绢布,不许穿细纱。如有违犯,则予以惩治。
明初服饰总体保持俭约拙朴的传统习气,各阶层也无甚僭越。明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僭越无等,甚至“不以分制,而以财制”。服饰风气也一改明初的风格,追求华丽时尚,色彩面料变幻繁多,形式异常丰富,既有外来服饰,更有复古之风、好异之风。
——摘编自张志云《明代服饰文化探微》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服饰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后期服饰制度遭到破坏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有关辛亥革命失败原因、教训言论分类统计表
| 1914一1915年 | 1920——1925年 |
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破坏作用 | 9 | 12 |
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 | —— | 37 |
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靠少数人的军事斗争 | 1 | 19 |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未认识到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
—— | 16 |
封建军阀的窃夺、背叛 | 2 | 12 |
未建立三民主义的革命军队 |
—— | 6 |
其他具体原因:个人的软弱、失误,未及时北伐,未行地方自治,约法有缺陷,等等 | 3 | 6 |
——摘编自李侃等《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请说明两个阶段的不同,并分析后期变化的原因。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
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3)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
日本经济在战后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相当程度上是得益于
A.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B. 混合市场经济 C. 政府主导型市场经 D. 社会市场经济
阅读下面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比例(单位:%)表。
| 已成交高中档车 | 已成交低档车 | 未成交 | 小计 |
信贷 | 26.3 | 11.2 | 23.9 | 61.4 |
现金 | 20.9 | 6.2 | 11.5 | 38.6 |
累计 | 47.2 | 17.4 | 35.4 | 100 |
表中所反映的占主导地位(流行)的消费方式给美国社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 整个社会享乐风气盛行
B. 刺激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 使美国家庭幸福度增高
D. 美国经济陷入极度萧条之中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法律上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但在实际政治操作中,总统权力日益缩小,最终变成了礼仪性的角色;法律对议会的倒阁权规定很苛刻,但在实际中议会倒阁却极为频繁。这表明当时法国
A. 君主派与共和派利益趋同
B. 资产阶级代议制尚未完善
C. 责任内阁制不断发展健全
D. 《第三共和国宪法》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