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宗法血缘关系

B. 家国同构观念

C. 中央集权意识

D. 安土重迁理念

 

B 【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关键语句“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的特点: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结合,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故B项正确;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宗法制虽然消亡,但这种“家国一体”的宗法观念却延续下来,A项只强调了“血缘”这一“家族关系”的信息,而国家政治未概括在内,故A项错误;材料中信息未体现中央集权意识,故C项错误;安土重迁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故答案选B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查看答案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

 

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

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

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

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胜之,西汉著名农学家。他生活的时代人口迅速增加,大量农民丧失土地,流民问题严重。汉成帝时,他以轻车使者的身份到三辅(即关中平原)地区管理农业,深入农业生产实践,认真研究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水利情况,总结推广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身为朝廷命官,时时想着农业丰收,惦着百姓温饱,为此著《胜之书》。该书总结了冬麦、春麦、大豆、桑等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还有关于区田法、嫁接法、轮作、间作、混作等方面的记载,成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唐贾公彦《周礼疏》说:“汉时农书有数家,胜为上。”

——据《汉书·艺文志》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胜之成为著名农学家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胜之的贡献。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