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以中国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以中国为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出现是在经济发展中直接从氏族组织发展出来的。周人型则是: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很有意义地反映了国家形成中的历史现实。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希腊的古代城邦,都是些独立的城邦国家,在城邦居民管理城邦的权力上,西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保存并发展下来,出现近代民主;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及其向中世社会的过渡》

材料二  封建社会,中国女性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因而缺乏参政意识。……

1949—1959年中国妇女参政状况表

 

时间

会议

女性比例

1949年

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0.4%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9%

1959年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3%

 

 

——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1949年标志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與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希腊相比中国早期国家形象的不同。

(2)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妇女缺乏参政意识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概括表格反映的1949—1959年中国女权状况。分析出现这状况的政治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1)不同:国与家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由城邦国家发展为领土国家;城邦之间有统属关系;逐渐形成皇权、专制主义。 (2)原因: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思想影响;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 状况:妇女政治地位提高;妇女参政意识增强。 原因:政治:1954年宪法的颁布和人民代表人会制度的建立,为妇女参政提供保障。 (3)特点: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 意义:使新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 (1)依据材料中“氏族、血缘组织化在地缘组织之中,汉语‘国家’这个词的组成‘国+家’”得出:国与家结合;地缘与血缘结合;依据材料中“诸侯分出去的城邦,受诸侯国君的领导,没有哪个国家对它的领土四至有清晰的观念,后在战国时形成领土国家”得出:由城邦国家发展为领土国家;依据材料中“西周春秋的国家仍是由城邦组成的,从一开始就有上下领属关系”得出:城邦之间有统属关系;依据材料中“东方古代城邦居民的权力却削弱、最后在实际生活中消失了,我们只有皇权而没有民主”得出:逐渐形成皇权、专制主义。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中“处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经济方面也无法独立”等信息可以得出结论:妇女深受男尊女卑的封建纲常毒害;妇女在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第二小问“状况”,主要从参政意识增强和社会地位的提升的角度分析作答。第三小问“原因”,实际是要求把历史事件还原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只要结合1949—1959年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进行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得出: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依据材料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與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积极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得出: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依据材料中“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得出: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依据 材料中“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策略得出: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第二小问“意义”,依据材料中“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赢得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意义:是使新中国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代表性的有:“金砖国家”机制、中俄印三方会晤机制、“8+5”中的五国会晤机制、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机制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 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

B. 世界多极化促进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演进

D. 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

 

查看答案

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以深刻的寓意。观察下面日本大国崛起漫画,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得到日本关注

B. 日本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和平崛起

C. 日本成为政治大国,谋求“入常”

D. 世界多个力量崛起,形成多极格局

 

查看答案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下列外交事件中,明显地体现了毛泽东上述外交思想的是

A. 实行“一边倒”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 反帝反修“两个拳头出击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查看答案

严安林在《蔡英文上台后的两岸关系走向》一文中指出:“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③

B. ①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D. 实事求是,与时倶进促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