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中提到:“各强国,尤其是英国、法国和德国,对外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例如英国,到1914年,已在国外投资了40亿英镑,等于其国民财富总数的四分之一那时,法国也已在国外投资了450亿法郎,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六分之一。德国虽然是后起者,一直将其大部分资本用于国内工业发展,但也在海外投资了220亿至250亿马克,约合其国民财富的十五分之一因而,到1914年,欧洲已成为世界的银行家”。材料表明
A. 世界金融秩序陷入混乱
B. 世界开始从孤立走向一个整体
C. 工业革命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D. 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C.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
D. 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
“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 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 扩大了资本原始积累
C. 促进工厂制度全面建立
D. 加剧了列强间的争夺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
A.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B.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退
C. 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普遍确立
D.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
仔细观察下图,这是一位欧洲名人的航行路线。有关这次航行说法正确的是
A. 经好望角到达了印度
B. 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
C. 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D. 上述论断都不符合史实
学校课程设置会不断调整。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这样设置课程是因为
A. 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B. 受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
C. 经济发展淡化社会等级观念
D. 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