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说:“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
A. 迫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 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 使香港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美国史学家阿德勒认为:“主要由于慈禧太后的阻挠,在1894-1895年因朝鲜问题而引起的中日第一次战争中,中国军队显得千疮百孔。”这表明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A. 清朝政府的腐朽无能
B. 慈禧太后性格的偏执
C. 中国军队战斗力弱小
D. 战争主要在国外进行
孙中山在赞赏中国近代史上某次社会运动具有“民族主义”精神的同时,又批评其“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次社会运动应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太平天国运动
D. 辛亥革命
有学者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A. 掀起瓜分狂潮
B. 要求扩大市场
C. 扩大资本输出
D. 希望利益均沾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A. 联邦体制 B. 分权制衡原则
C. 共和制度 D. 主权在民原则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按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
A.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D.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