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创建稷下学宫,史载稷下学宫“为开...

齐威王(公元前378年―公元前320年,妫姓,)创建稷下学宫,史载稷下学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到齐宣王时,“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徙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对稷下学宫,分析正确的是

A. 有功于田氏代齐

B. 最早的官办教育机构

C. 褒儒尊学,儒学独尊

D. “百家争鸣”的典型

 

D 【解析】 材料“褒儒尊学,孟轲、淳于髡之徒受上大夫之禄,不论职而论国事。盖齐稷下先生千有余人。”“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徙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可以知道当时这些学者不论职务议论国事,发表言论,也就是让他们互相争辩,是“百家争鸣”的典型,答案为D。“有功于田氏代齐”材料没有显现,A错误。中国古代最早的官方教育机构是夏代学校,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B错误。儒学独尊发生在汉武帝时期,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周时期官吏主要由贵族充任,各有封邑、禄田,无俸禄。春秋末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战国逐渐形成以粮食等实物为俸禄的制度。俸禄制度的出现说明

A. 官僚品级制已逐渐形成

B. 士阶层受到诸侯重视

C. 贵族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D. 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答案

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这些行为

A. 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

C. 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

D. 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

B. “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C. 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

D. “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

 

查看答案

《左传》记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材料反映出

A. 宗法制遭到破坏

B.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C. 分封制受到冲击

D.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持国家财政

B. 小农经济出现

C. 私田大量开垦

D. 耕作技术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