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圣母子像作为基督教艺术的代表,时代背景不同,代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圣母子像作为基督教艺术的代表,时代背景不同,代表性的作品特色各异。

(从左到右)第一幅图摘自中世纪壁画《康奈诺斯皇帝夫妇与圣母子》(局部);第二幅图是摘自文艺复兴时期油画《绿垫圣母子》;第三幅图是现代主义画家马克斯·恩斯特于1926年创作的《在三个目击者前掴打年幼耶稣的圣母》;最后一幅图是艺术家达利于1950年创作的《利加特港的圣母》,圣母双臂抬起呈金字塔状,圣婴和一个原子核在她空心的身体里,所有一切都是悬浮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背景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从图3中任选两幅画作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观点:时代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较大。 第一幅:中世纪的西欧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人性被宗教束缚,所以画中圣母子表情庄严肃目,略显呆滞,缺乏人情味。 第二幅:文艺复兴时期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歌颂人性,所以画作描绘了极富世俗特点的母子情深的图景,来表现人间生活的情趣与人性的美好。 第三幅: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维方式变化较大。画中圣母以不雅的坐姿当着三个目击者掌掴耶稣,神圣的圣母子和普通人生活混搭,颠覆了传统圣母子画的形象。 第四幅:受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社会和世界,反传统的后现代艺术产生。画中悬浮的物体、空心的躯体、原子核等呈现出一种诡异的状态,展现了后现代艺术中荒诞这一特征。 【解析】 本题属于典型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主要明确提供材料的内涵,本题依据材料图片“时代背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较大”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以及图片从第一幅中世纪的西欧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第二幅,文艺复兴时期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第三幅,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四幅,受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等思考回答。 【规律与方法】开放试题答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史实的基础上再对材料中相关系信息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具体解题方法如下; 1. 变化、趋势类:答题要求一般遵循“从……到……”格式答题。这类题在高考试题中是常考题型,值得关注。 2. 特点、特征类:这类的题目一般要求“从具体到一 般”,“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 3. 归纳要点类:这类题目主要要求点要全,面要广,注意问题的角度和层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朱熹进一步阐释“君为臣纲”就是臣下对君主尽心竭力,臣下做好“忠”的角色是天下太平的关键;“父为子纲”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对父母的行孝延伸出弟对兄的“悌”,孝悌是子、弟的责任和使命。“夫为妻纲”的关键是“节”,它用于规范夫妻构成的家庭式人伦关系,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极力贬斥夫丧改嫁的做法。“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

——据徐广东《三纲五常的形成和确立》等整编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自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格者,三纲之说为之也。忠、孝、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与三纲之说极端相反,此东西文明之大分水岭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共和立宪制,不彻底除“三纲”之说,此绝对不可能之事。

——摘编自陈独秀《青年杂志》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三纲”之说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三纲”之说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谈谈你对“三纲”之说的认识。

 

 

查看答案

启蒙思想家们深信:启蒙必须依靠科学,科学能揭示“自然之光”,也能点燃“理性之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这说明

A. 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B. 科学技术是走向理性的唯﹣条件

C. 自然科学推动理性发展

D.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

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 建立政党宣传政纲

 

查看答案

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

C. 主张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与上帝沟通

D. 试图彻底清除宗教对个人生产、生活的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神曲》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但丁在地狱中看到了倒埋在岩石里被火烧烤着的教皇和僧侣,并对教皇说:“你留在这里吧,因为你受到的惩罚是公正的。”这主要说明但丁

A.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B. 揭露教皇的贪婪淫逸

C. 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D. 反对宗教神学的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