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士不但大量增多,而且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并形成自由结社、讲学的盛况,他们不再投奔王室或诸侯的采邑。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 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
B. “百家争鸣”局面正式形成
C. 知识分子超脱于现实
D. 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清乾隆中期以后,只开广州一处与西方通商,但这并没有阻止中外贸易的扩大,道光时中国出口货物的价值与乾隆时期相比,出现了成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 中国试图融入世界市场
B. 西方积极向中国开辟商路
C.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D. “海禁”政策未能严格执行
学者吴晓波在分析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没有产生同样变革的根源时指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据此作者认为
A.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 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C. 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D. 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供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苛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 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B.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C. 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 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何一民在《中国城市史纲》中提到,唐代主要城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益州、杭州、苏州、湖州、常州、鄂州、洪州、广州等70个之多。他认为,唐代的城市在数量上有所增加,分布也较广泛且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这表明
A. 唐代城市兴起体现了精耕细作小农经济的普遍发展
B. 唐代经济发展较为均衡,交通对城市的发展影响最大
C. 唐代东部地区经济较为繁荣,有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D. 对外贸易的发展、商帮的涌现促进了南方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