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A. 经营方式的变化
B.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 经济结构的变化
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日上三竿犹在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 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 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 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著名史学家王家范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B. 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C. 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D. 小农经济有顽强的生命力
《新全球史》载:“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对“这项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缓解了政府的财政问题
B.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C.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
D. 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需要大量劳力
B. 适时增加肥力
C. 善于积累经验
D. 提倡精耕细作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动力经历了由人力到畜力、再到利用自然力的过程。下列农业生产工具最能体现与农业生产动力发展过程相一致的是
①牛耕
②翻车
③筒车
④水排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