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街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柚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棋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棋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馄,请段棋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8年发生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样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来往。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段棋瑞临终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

(1)段棋瑞的一生具有复杂的多面性,依据材料予以分析说明。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

 

(1)多面性:段祺瑞有维护共和的一面(如迫使清帝退位、反对袁世凯称帝、镇压张勋复辟等),也有爱国反侵略的一面(如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拒绝与日本人往来等)。同时他镇压学生运动,幕后操纵政权,对于民国初期的混乱政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向后人提出了为政之道、为人之道和为学(求学)之道,要求国人爱国明礼(守礼),保存国粹,巩固国防等,这些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解析】 (1)根据题干材料信息“领街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棋瑞誓师镇压。”可以知道段祺瑞的多面性可归纳为:段祺瑞有维护共和的一面(如迫使清帝退位、反对袁世凯称帝、镇压张勋复辟等)。根据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来往。”等信息可得出也有爱国反侵略的一面(如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拒绝与日本人往来等)。同时他镇压学生运动,幕后操纵政权,对于民国初期的混乱政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可从两方面来评价段祺瑞的临终遗言,向后人提出了为政之道、为人之道和为学(求学)之道,要求国人爱国明礼(守礼),保存国粹,巩固国防等等,这些在今天有借鉴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雅尔塔协定是罗斯福和斯大林私下所作的交易,英国首相丘吉尔只是最后被遨请在协定上签了字。它是一个秘密协定,背着其同盟国中国,以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为苏美交易的筹码。直到1945年6月14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才指令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将该秘密协定的内容通知蒋介石。雅尔塔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恶劣表现。它使1943年底开罗会议宣言的精神化为一纸空文。开罗会议文件规定:“中国应取得它作为四强之一的地位,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四强小组机构并参与制订该机构的一切决定。”然而事实却是在讨论涉及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时,作为四强之一的当事国却被排除在外。开罗会议还明确规定,战后将日本侵占中国的一切领土归还中国,并且指出:“在就任何有关亚洲问题作出决定之前,中国和美国应彼此进行磋商。”而这时罗斯福似乎若无其事,把它抛到了九霄云外。中国只不过被安排事后充当一个被动的签字者的角色。倘若“中国当时如果不同意苏联的任何权利要求的话,那么大概美国和英国本来还要联合起来强制执行该项条款。”

——摘编自田霞《雅尔塔密约与美苏东方战略构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秘密协定违背开罗会议精神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的行为带来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雾月政变”之后,拿破仑大权独揽,在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了王党势力和欧洲封建干涉力量,很快地扭转了法国的困境,社会恢复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部分内容条款:“……第7条,民事权利的行使不以按照宪法取得并保持的公民资格为条件。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第544条,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法令所禁止的使用不在此限。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第546条,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得扩张至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而产生或附加之物。”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颁布《民法典》的目的。

(2)结合《拿破仑法典》的上述条款,分析它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头巾是宋文人代士大夫的至爱,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尤其是以某一名士所戴头巾命名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颢曾戴此巾,故名;……宋代士大夫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浓郁的文化意识带进服饰天地,如林景熙诗曰:“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在《历代名臣像》中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和审美风范。

——摘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內,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摘编自张华《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服饰文化出现儒雅化趋向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初服饰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迁的认识。

 

 

查看答案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美国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和地区对

A. 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

B. 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

C. 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

D. 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