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中,英军仅用50艘舰船、3000名海军和4000名陆军,只以500人阵亡的代价,就击败了清王朝几十万大军,林则徐在广东主持军务期间,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他主张建立一支“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新式水师。

材料三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窃自同治元年臣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政剿,甚为得力……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摘自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四  康有为曾认为:“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清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人怎样的思想观念和外交理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林则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我们如何评价林、魏的思想主张?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说明李鸿章和康有为的思想主张的异同。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必然性。

 

(1)思想观念: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 外交理念:天朝上国的夷夏观念。 (2)主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评价: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封建制度;但停留在学造器物层面,且没有具体实践。 (3)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不同: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局限于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康有为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4)必然性: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思想观点的解放等 【解析】 (1)思想观念:依据材料一“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的信息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外交理念:依据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信息可知是天朝上国的夷夏观念。 (2)主张:依据材料二“积极探求西方军事技术科学,引进西方先进船舰大炮并加以仿制”的信息可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评价: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目的以及停留于学习的层面回答。 (3)同:依据材料三“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以及材料四“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可知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不同:依据材料三和所学可知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局限于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四和所学可知康有为主张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 (4)必然性:依据材料的信息和所学从晚清民族危机的加深、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深入和思想解放等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但不同的因素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相同的。以下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历史信息。横轴代表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进程,纵轴代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Z轴代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

结合材料与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相关知识,围绕"思想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对立的。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强化中央集权”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理是万物本源”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逐渐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共有2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

(2)材料二中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什么?法家思想的主要主张?

(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不得照搬原文)

 

 

查看答案

《中国青年报》(2008)11月15日报道:   中国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上网成瘾列为一种临床精神疾病的国家,并计划率先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登记。这主要说明(    

A.网络的弊逐渐大于利

B.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造成传统产业的衰落

C.沉迷于网络会给人们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D.信息技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失去活力

 

查看答案

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这说明

A. 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 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

C. 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 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

 

查看答案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明

A. 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 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C. 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D. 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