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字文》等蒙书。这反映了当时:
A. 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
B. 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C. 唐朝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D. 西域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唐律疏议》规定商人有“行滥短狭者(指假冒伪劣商品)而卖者,杖六十”,“得利赃重者”按盗窃论处;宋代《太平广记》中多有“卖油条者在油中掺杂鱼膏以图厚利,终被暴雷击死,商人背信弃义而家遭火灾”等记载。这些记载说明唐宋时期:
A. 严格推行重农抑商
B. 商业行为需要规范
C. 不法商人遭到严惩
D. 商人笃信因果之说
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则纳税,通过黄册、鱼鳞册的编制,使民田得以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这一规定:
A. 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金
B.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制度
C. 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D. 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集中体现
宋天圣元年,设置益州交子务,开始发行官交子。官交子以时间计算分界发行,每三年为一界,界满则以新交子收回旧交子,发行限额每界是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贯。宋朝这一做法
A. 制约了交子的使用范围
B. 表明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控制
C. 造成了货币制度的混乱
D. 有助于币值稳定和经济繁荣
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人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A. 历代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 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 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 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 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B. 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 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 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