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

《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这说明商鞅

A. 主张立法为民

B. 强调有法可依

C. 关注法律实施

D. 重视赏罚并重

 

C 【解析】 试题材料中的“法”主要是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故A 项与主旨不符,排除;“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是指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方法,从信息中可知,商鞅重视刑罚以及法律的作用,有法可依是对文中断章取义的理解,故 B 项错误,而C项的表达是正确的;根据材料中“刑重者, 民不敢犯,故无刑也”得出商鞅重视轻罪重罚,故 D 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顾炎武曾说:“及秦用商君之法,富民有子则分居,贫民有子则出赘,由是其流及上,虽王公大人亦莫知有敬宗之道。”材料反映出战国时期

A. 时代变迁冲击社会观念

B. 重农抑商壮大小农经济

C. 严刑峻法加剧礼崩乐坏

D. 宗族破坏影响社会和谐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中说:(商鞅)由于给个体耕种者以土地的所有权,世袭的贵族阶层在经济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这一措施使秦国的统治者在国内能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作者阐述的是

A. 秦国能统一的根本原因

B. 土地私有制的重要作用

C. 自耕农取代了贵族阶层

D. 官僚政治优于贵族政治

 

查看答案

秦国在正式变法前,秦孝公主持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争论,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的辩驳,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B. 民贵君轻

C.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D.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上述措施

A. 使贵族丧失政治权力

B. 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

C. 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

D. 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 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 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D. 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