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收入(单位:...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收入(单位:贳)
 

支出(单位: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仁宗皇佑元年(1049)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A. 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C. 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相关知识的把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错误, 材料中没有体现积弱问题。C错误,因为冗兵、冗官问题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材料中不能体现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因此B符合题意。综上,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查看答案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B. 汉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D. 农业化的过程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 北魏当时的保守势力强大

C. 孝文帝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

D. 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时规定“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一什,什伍之内,各家相互纠察。”北魏孝文帝改革也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两者的共同作用主要是。

A. 健全了地方基层组织

B. 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

C.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 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