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上书宋神宗:”陛下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散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日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____。”空白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A. 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B. 寇乱息,而戚势强矣
C. 贷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D. 贫者举息于豪民者少矣
宋仁宗时,枢密使田况对当时骑兵战斗力的描写:有的根本不能披甲上马,有的骑马奔跑时挽弓不过五六斗,箭射出十几步就落在了地上。为改变这种状况,王安石采取的变法措施不包括。
A. 保甲法
B. 保马法
C. 将兵法
D. 募役法
下表是北宋几个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明细,从中得出的信息是( )
年代 | 收入(单位:贳) | 支出(单位:贯) |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所出无余” |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A. “积贫”“积弱”引发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B. 北宋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入不敷出,出现积贫
C. 冗兵、冗官开支浩大,是北宋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 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及赔款是北宋财政危机的因素之一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 封建化的过程
B. 汉化的过程
C. 工业化的过程
D. 农业化的过程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 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
B. 北魏当时的保守势力强大
C. 孝文帝借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
D. 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