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拟定《奏定学...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经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史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其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与上述各级学校并行的,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

——摘编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癸卯学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癸卯学制”颁行的作用。

 

 

(1)特点:课程设置门类较为齐全;学制体系较为完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由精英教育转向国民普及教育;重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2)作用: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材料中各个学段的课程名称可以看出其特点为课程设置门类较为齐全;由“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可得出学制体系较为完善;由“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和“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外国语”等教学内容和科目可以得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由“普及教育性质”可以得出由精英教育转向国民普及教育;由“与上述各级学校并行的,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可以得出重视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作用。这一题的材料中没有关于作用的信息,但是其作用需要从“癸卯学制”的内容出发,结合我们所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得出答案。从学制中关于外国语和西方近代科学相关科目可以得出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教育的内容有近代科技的相关内容,而且教育有普及的特征可以得出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根据思想文化反过来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思路出发,可知这个学制的推行反过来会有利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

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清丈工作,但因为丈量工作量大、土地丈量技术比较复杂不易掌握及地主大户的抵制,土地清丈工作往往难以进行。

南宋时,面对州县之籍既因兵火焚失,往往令民自陈实数而籍之,良善畏法者尽实而供,狡猾者豪强者百不供一的情况,两浙转运副使李椿年提出经界法,建议重建农田经界,受到宋高宗的赞赏,颁行天下。其具体作法是:令官民户各据画图子,当以本户诸乡管田产数,且从实自行置造砧基簿,一面画田形坵段,详说亩步四至。砧基簿制成后,需要责结罪状申措置所,以俟差官按图核实。田产买卖需两家各齐砧基簿及契书赴县,对行批鉴否则并不理为交易。经界法从绍兴十三年推行至绍兴十九年基本完成,仅婺州一地便造23万余册。南宋末年又发展为推排法,史载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竭矣。

——摘编自赵冈、陈钟毅《中国土地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椿年提出经界法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经界法的作用。

 

 

查看答案

    材料  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货。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融之,或加刑诛。抉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材料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丞相萧何编制的《九章律》中的“户律”,详细规定了户籍管理办法,实行编户齐民,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户籍管理上升到法律规范。编户齐民把编户的姓名、年纪、籍贯、爵级、肤色、身长、家口、财产等都详载入户籍中,作为政府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主要依据,编户中的“齐民”即平民,是国家赋役的主要负担者;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迁徙,同时还采取“市籍”来管理市(特定的商业区)内经营商业的商贾户口。规定户籍三年一造,谓之“大比!,并三年上计一次;县、道官吏负责对户口验查和登记,在当年八月“案户比民”,将各户占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记入户口登记册内,简称“案比”。每年征赋之前的校核谓之“小案比”。户籍成为人口、土地、赋役三种册籍的合一。实行“乡亭制”,令乡有乡长,亭有亭长,规定他们负责户口管理和基层社会治安等,户籍管理日趋完善和周密。

——摘编自梁慧《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史和特点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户籍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 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 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 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公元258年,陈寿撰成《三国志》,是一部以曹魏为正统的纪传体三国史;同年,鲜卑部落慕容廆攻扰辽西郡;百济王国(位于朝鲜半岛)再遣博士王仁出使日本,携带《论语》等书,呈现应神天皇……

公元258年,陈寿撰成《三国志》,是一部以曹魏为正统的纪传体三国史;同年,鲜卑部落慕容廆攻扰辽西郡;百济王国(位于朝鲜半岛)再遣博士王仁出使日本,携带《论语》等书,呈现应神天皇……

 

A. 陈寿的作品于明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

B. 此时鲜卑拓跋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

C. 汉武帝时期的海上交通线促进文化交流

D. 儒家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