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末,丰源大队是典型的农业学大寨红旗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末,丰源大队是典型的农业学大寨红旗村,但日子却过得青黄不接,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没有余粮。村民秦学安在送考上大学的弟弟上火车时,偶然救下从安徽来躲灾的秀娟母女。秦学安在送秀娟母女回老家时,见识了到安徽农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带来的实惠。为了全村的生计,秦学安带头分地,结果被送去上了学习班。随着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秦学安立志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走上不再单纯依靠种粮食生存的道路,他带领大家分地包干,潜心学习技术,种植中草药,开办工厂,种植果树,发展旅游业,一路经历各种控折,让农民种好了田,吃饱了饭,从土地里刨出了希望。

——摘自电视剧《黄土高天》故事梗概

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故事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评述要准确、全面)。

 

要求:情节提取于材料,与历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完整、准确;对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描述准确;对历史现象的评价完整、合理。 答案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标准答案) 情节1:20世纪70年代末,丰源大队是典型的农业学大寨红旗村,日子却过得青黄不接,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没有余粮。历史现象:改革开放前,多数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建立和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长期发展缓慢。也严重影响了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情节2:村民秦学安在送考上大学的弟弟上火车时,偶然救下从安徽来躲灾的秀娟母女。历史现象: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评述:言之有理即可) 情节3:秦学安在送秀娟母女回老家时,见识了到安徽农村“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带来的实惠。历史现象:安徽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获得空前丰收。(评述:言之有理即可) 情节4:秦学安立志带领家乡父老乡亲走上不再单纯依靠种粮食生存的道路……让农民种好了田,吃饱了饭,从土地里刨出了希望……,历史现象: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评述: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首先:根据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特别注意情节要跟所学知识相配套。正面示例:如材料第一句话与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化”“文革”等史实相关,故可直接提取;反面示例:如材料第四句话找不到书本中的对应点,故可舍去不必理会。 其次:从提取情节中归纳出历史现象,注意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完整、准确。示例:材料第一句话反映的历史现象是改革开放前,多数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第三:评述历史现象,即描述该历史现象出现的背景、原因。示例: 历史现象:改革开放前,多数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评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建立和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长期发展缓慢,也严重影响了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村料一: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古代人们一直非常看重环境的保护,从商周时期到清代,古人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如:《礼记月令》中规定孟春毋覆巢,毋杀…”;《唐律》中规定: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清雍正帝传谕广东督抚,禁止广东工匠制作象牙制品。同时,许多朝代都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环保机构,如秦汉以后,山林、川泽都归少府管理。据《旧唐书》记载,当时的政府还把京兆、河南两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通过设置类似自然保护区的方式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这对保护祖国的秀丽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

材料二:在谈论古代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每每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念。有道家式的“天人合一”(《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也有儒家式的“天人感应”。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以“天人感应”为前提的,并产生出灾异谴告说,以为人间政治上可感天,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这些观念是我国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渊源。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关系》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成《寂静的春天》一书,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揭示于美国公众面前,引起美国朝野的震动,并推动全世界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切关注……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就世界环境与发展问题共商对策,探求协调今后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里约峰会正式否定了工业革命以来的那种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张成为人们的共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在立法上引进了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以预防为主方针的各项法律制度。

——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国家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我国古代环境保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历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保护进程加快的有利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今环境保护措施,对当今中国加强环保的启示。

 

 

查看答案

“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己经降落下来……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这段演说

A. 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出的冷战宣言

B. 直接导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C. 西方对苏联进行和平演变的宣言

D. 揭开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查看答案

“这是人类意识在劳动方面的巨大觉醒,这只有在工人觉得自己是主人的社会里才有可能”一一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1866—1944)。作者赞颂的是

A. 苏联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

B. 中国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

C. 中国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D. 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铁路的问世打破了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决定作息时间的习惯。1852年,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设立了统一的全国报时系统;1884年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划分全球时区序列的基础。这说明

A. 交通是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决定因素

B. 科学技术革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交通工具革新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格林尼治时间适应了殖民扩张的需要

 

查看答案

“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

A. 本身生活和行为是定罪主要依据

B. 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 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

D. 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