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2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30个较小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新兴城市,增设了40多个选区;一些小选邑被保留下来;有些城市仍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案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在全国成年居民中选民的比例由5%提高到8%。据此可知
A.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 土地贵族失掉了政治优势
C. 君主立宪政体最终形成
D. 英国议会改革具有保守性
16世纪,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引导人们通过认识自然去认识上帝,他认为上帝是在自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显示他自己的。这反映出新教主张
A. 贬抑上帝形象
B. 建立自由信仰
C. 实现政教分离
D. 探究自然世界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具法律效力”,成为帝国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逐步由发展走向衰落
B. 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
C. 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
D. 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
下图为1984年4月,里根总统访华时《时代》周刊的封面,题为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中国的新面孔,里根会看到什么),该封面反映出我国
A. 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
B. 经济体制逐步发生改变
C.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 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1940年,钱穆在《国史大纲》出版时。因特殊的背景,该书在布局上详于汉唐而略于辽金元清,详于中原而略于周边兄弟民族;在取材上详于制度而略于人事,详于文化而略于战争;在词句上不用太平天国而用“洪杨之乱”。这样的编排反映出作者
A. 忧患的民族意识
B. 抗战必胜的信心
C. 天朝上国的心态
D. 狭隘的史学观念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达说:“资本家是虎,我们不能说,本国的虎比外国的虎不会食人;我们也不能说,只可抵抗外国的虎,不必扑杀本国的虎”。由此可知,他当时
A. 认为反帝反封是终极目标
B. 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足
C. 正确认识了中国社会性质
D. 对资本的属性认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