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因小农...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因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促使人们在水利建设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所谓“并田废,沟洫堙,水利所以作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夏、商、西周时代,农田水利主要以排为主,灌为次。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这与禹治水后积水有了很大消退,同时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干旱较为严重有密切的关系。一一

——摘编自郭松义《水利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水利建设的变化及原因,并说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据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摘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背景。

 

(1)变化和原因:从平息洪水到人工灌溉;古代农业的发展,自然环境与气候的变化。积极作用:改善生存环境;保护小农生产。 (2)背景:隋统一全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前朝修建的水利工程,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炀帝致力于政权的巩固和发展。 【解析】 (1)一问根据材料一“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同时气候的变化”从治水策略、农业发展及自然气候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二问结合所学从改善生存环境及保护小农经济进行回答。 (2) 根据材料二“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结合所学从隋朝统一、前代基础、加强区域联系及炀帝个人抱负进行分析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调整劳资关系的立法,政府给了工人一定的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极限。在美国历史上,由国会通过此种内容的法案,并经总统签署生效,最高法院亦不得不承认,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出

A. 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发生变化

B. 部门权力统一不再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介入立法司法领域

D. 工人阶级权益全面得到保护

 

查看答案

1832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30个较小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新兴城市,增设了40多个选区;一些小选邑被保留下来;有些城市仍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案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在全国成年居民中选民的比例由5%提高到8%。据此可知

A.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 土地贵族失掉了政治优势

C. 君主立宪政体最终形成

D. 英国议会改革具有保守性

 

查看答案

16世纪,德意志的马丁·路德引导人们通过认识自然去认识上帝,他认为上帝是在自然发生作用的过程中显示他自己的。这反映出新教主张

A. 贬抑上帝形象

B. 建立自由信仰

C. 实现政教分离

D. 探究自然世界

 

查看答案

罗马帝国时期,皇帝自己可以制定法律,法律不必在公民大会上制定。“君主所悦者即具法律效力”,成为帝国拥护者中意的箴言。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逐步由发展走向衰落

B. 与当时的体制相适应

C. 恢复了习惯法的传统

D. 仍然由贵族把持垄断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84年4月,里根总统访华时《时代》周刊的封面,题为China's New Face What Reagan Will See(中国的新面孔,里根会看到什么),该封面反映出我国

 

A. 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

B. 经济体制逐步发生改变

C.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 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