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工业和军事落后的中国...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工业和军事落后的中国连连失败,加之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很快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而此时的德、日也从东西两线对苏联同时构成威胁。在此背景下。积极对外寻找援助的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

苏联政府向中国贷款4.5亿美元,贷款被用来以低于市场价20%以上的价格,购买苏联的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考虑到中国政府的财力有限,苏联允许中国以茶叶、桐油、矿物金属等原材料抵债。双方援助的合约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起草完毕并付诸实施的。苏联还向中国派出了大量的军事人员,除援华志愿航空队直接参加对日作战外,还有大批军事顾问帮助中国军队制定作战计划、培训人员。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共有9万名中国军人通过了军事训练。蒋介石曾说,正是多亏了苏联提供的援助,中国在30年代的战争中才能得以坚持下来。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政府无暇顾及中国战场,援助随之中断。

——摘编自《抗战时期苏联援华始末》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的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1)特点:时间最早,数额巨大;态度积极,给予方便;涉及人、财、物等方面形式多样;受国际局势影响具有阶段性。 (2)评价:符合双方战略利益。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坚定了抗战决心和信心;也减轻了日本对苏联的压力;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具有示范作用。 【解析】 (1)根据材料“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很快陷入孤立无援…中国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援助….向中国贷款4.5亿美元…考虑到中国政府的财力有限,苏联允许中国以茶叶、桐油、矿物金属等原材料抵债…在很短的时间内起草完毕并付诸实施的…派出了大量的军事人员…苏德战争的爆发,苏联政府无暇顾及中国战场,援助随之中断”从苏联援助时机、数额、支持态度、援助形式及时段进行概括归纳。 (2)根据材料“德、日也从东西两线对苏联同时构成威胁…帮助中国军队制定作战计划、培训人员…共有9万名中国军人通过了军事训练…多亏了苏联提供的援助,中国在30年代的战争中才能得以坚持下来”并结合所学从战略利益、提高中国战斗力、对苏联影响及形成反法西斯同盟进行分析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诏告群臣说:“先朝政令有不便者,可奏言予以修改。”福建巡抚都御史涂泽民上书日“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击商人)。明穆宗批准了这一奏请。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不久又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夸福建海澄),并以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设立督饷馆,负责管理私人海外贸易并征税。它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出海贸易的船只不得携带违禁物品;船主要向督饷馆领取船引并交纳引税;所有出海船只不得前往日本,私自前往者,以“通倭”罪论处。虽然有着诸多限制,但民间私人海外贸易至此毕竟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只要遵守政府的管理限制,就被视为合法经营。隆庆开放使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摆脱了走私非法境地,开始有条件地公开进行和较为正常地发展。史栽隆庆初,仅月港一地,“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福建沿海从此“偻渐不为患”。

——摘编自冯之余《明代”隆庆开放”与海上贸易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穆宗隆庆开放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隆庆开放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力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

(2)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9年代出现了柴油机,它的问世,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i,80年代,卡尔本茨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

(3)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了电话。90年代马克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

(4)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又改良了制造无烟炸药的技术,大大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80年代起,科学家开始从煤炭中提取化学产品;塑料、人造纤维也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

材料提供了一段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包含了一个历史事件(现象)的诸多信息。从材料中总结一个认识,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因小农生产的发展,使得更多的田野被开垦出来,促使人们在水利建设中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所谓“并田废,沟洫堙,水利所以作也”,就是这个道理。在夏、商、西周时代,农田水利主要以排为主,灌为次。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新出现的水利工程着重于拦洪蓄水.实现人工灌溉。这与禹治水后积水有了很大消退,同时气候的变化,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干旱较为严重有密切的关系。一一

——摘编自郭松义《水利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水利建设的变化及原因,并说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公元605年,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百余万民工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调十万民工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用河北民工百万余,挖永济渠,通涿郡(今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余万民工,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两千七百余公里,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

——据潘镛《隋唐时期的运河和漕运》摘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历史背景。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期间,通过调整劳资关系的立法,政府给了工人一定的政治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经济利益和劳动极限。在美国历史上,由国会通过此种内容的法案,并经总统签署生效,最高法院亦不得不承认,实属罕见。这一现象反映出

A. 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发生变化

B. 部门权力统一不再相互制衡

C. 总统权力介入立法司法领域

D. 工人阶级权益全面得到保护

 

查看答案

1832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30个较小选区失掉席位,在伦敦和新兴城市,增设了40多个选区;一些小选邑被保留下来;有些城市仍然无权选送代表。改革法案保留了选举人的财产资格,在全国成年居民中选民的比例由5%提高到8%。据此可知

A. 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B. 土地贵族失掉了政治优势

C. 君主立宪政体最终形成

D. 英国议会改革具有保守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