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洋务企业部分决策者的职衔背最,据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姓名 | 任职情况 | 职衔、功名 |
盛宣怀 | 1885年任轮船招商局督办 | 曾任津海关道监督 |
张翼 | 1892年接任开平旷务局总办 | 候补道员衔 |
杨宗翰 | 1891年主持上海机器织布局 | 翰林院编修 |
袁大化 | 1890年继任漠河金矿总办 | 候补知府 |
郑观应 | 1880年任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 | 候选郎中 |
——(据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整理)
A. 政府官员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B. 洋务企业摆脱了列强经济控制
C. 官督商办成为主要的管理方式
D. 洋务企业缺乏近代化管理经验
明代嘉靖皇帝对首辅的特殊地位公开表示认可,他认为“内阁掌机务辅导群臣”;在教谕内阁辅臣夏言时云:“朕之简任倚信,在卿独重,况职居辅首。”这表明明代内阁
A. 权位高于六部
B. 作用日益重要
C. 有效制约了皇权
D. 获得了法定地位
宋代成都几乎每月都有定期的集会如药市、灯市、花市等,不但为物品交换提供便利,更吸引着全国各地商人前来做生意,贸易极其繁盛。这反映出当时的成都
A. 市民阶层扩大
B. 土地兼并严重
C. 商品经济发达
D. 奢靡之风盛行
秦统一六国后对官吏实行严格的上计制度,即下级官员须定期把自己所辖范围的户籍、钱谷、刑狱狱状等汇编成册,呈送上级,报告治理状况。据此可知,这一制度旨在
A. 完善选官制度
B. 增加政府收入
C. 强化君主权力
D. 加强中央集权
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 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 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
D. 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作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