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燔诗书而明法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请用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一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

(2)据材料二,概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并概括其措施对后世产生的消极影响。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 史实说明: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孟子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奖励军功、耕战;加强中央集权;使秦国的实力逐渐强大。 (2)意义: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消极影响:严刑重法;文化高压政策;重农抑商。 【解析】 本题以春秋战国这一历史转型期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商鞅变法为切入点, 考查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具体历史史料的解读,从而提升历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素养。 (1)材料一中的信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知识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政治上,各国为富国强兵纷纷采取变法主张,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经济上,春秋战国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农业方面“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时期生产力的飞跃;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文化教育的普及,学术环境宽松。同时第二问,亦可以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法家的基本主张和政治变革的具体史实来进行回答。 (2)材料二的内容可以进行分层: ①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②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③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④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⑤燔诗书而明法令。⑥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对材料的具体分层解读:①宏观概述商鞅进行变法。②在社会上推行“连坐”法,强化对社会的有效控制,实行严刑峻法。③实行“奖励军功”,废除了贵族的特权。④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展了农耕经济,但同时也为后世起到了不好的政策导向,商品经济得不到很充分的发展。⑤实行文化专制,强化思想和文化的控制,但不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⑥推行严刑峻法,不顾及亲情。 根据上述商鞅变法的具体举措,即可分析归纳出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00年以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基本固定生活在彼此隔离的地区。……1500年以后,西班牙人是果园爱好者,除了给美洲带来橄榄树和欧洲葡萄树外,还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水果。作为回报,美洲印第安人贡献出非常丰富的粮食作物,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此外还有木薯、番茄等。……动植物的交换并不限于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之间,整个世界曾卷入这种交换。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利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工业原料的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后人类经济活动的突出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对世界市场分别产生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强的原因。21世纪中国积极加入紧急全球化,最突出的事例是什么?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中国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人历史》

材料二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政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政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请用明清时期各一个典型史实证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概括材料二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1840—1919年)中国为建立民主政治在政治领域进行了哪些斗争和探索?

(3)材料三所说的“特殊的民主”在建国初期是如何体现的?

 

 

查看答案

“总之(画家关注的)不是建筑物本身,而是光线所演绎出的“悲喜剧”……“画出了生命在光线变幻的时时刻刻所呈现出的永恒美”。与上述评价最符合的绘画作品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

B. 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

C.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D. 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查看答案

衣食住行可以折射出时代特有的风貌。20世纪30年代上海不可能出现的社会生活场景是(   

A穿着西装的男子在吃西餐

B汽车在马路上穿梭

C手持报纸的报童在大街上叫卖

D人们用移动电话问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