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
A. 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
B. 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
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D. 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
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
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
加尔文曾说:“有两种力量管理着人,其一主管他的灵魂和永生,其二主管他的肉体和人生。同样世上有两种权力机构:国家与教会。二者不应混同……因为是上帝自己把二者分开的。”为此,加尔文主张
A. 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 没收教会的财产
C. 反对基督教的权威
D. 确定公民的等级
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其实质意义是
A. 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B.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C. 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范仲淹说:“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两人均强调
A. 改革科举,选拔实用型人才
B. 改变宋初以来的冗官局面
C. 整顿吏治,废“恩荫”特权
D. 确立太学的教育垄断地位
北宋中期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主持变法的王安石认为北宋贫困的症结在于
A. 冗官冗兵导致冗费
B. 中央集权过度导致地方无权
C. 生产少及土地兼并
D. 长期战争费用及缴纳“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