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 出处 |
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 《礼记·王制》 |
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人,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 《周官》 |
周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 《史记》 |
A. 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 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
C. 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D. 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
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
B. 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
C. 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
材料 雷切尔卡尔森,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热爱文学和大自然。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们大量利用剧毒杀虫剂来提高粮食产量,短期内效果显著。但这些杀虫剂的毒物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链等潜入农作物、畜体及人体,诱发癌症和胎儿畸形等疾病。卡尔森经过4年调查,指出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她在书中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杀虫剂对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本书的出版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由于它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告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农药政策,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
——摘编自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雷切尔卡尔森创作《寂静的春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寂静的春天》产生的积极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于1945年11月20日开庭,至1946年9月30日闭庭。在法庭上受审的有纳粹党的领导人和“第三帝国”的领导人。法庭一共进行了403次公审,审判记录和作为证据的文件被印成四十二大本,使全世界都看到纳粹政权历史上空前的阴谋、侵略和暴行的真实情况。最后,12人被判处绞刑。接着,美国在纽伦堡举行了12次审判,对象为医生、工业家、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人员、外交部人员、军事首领以及党卫军高级干部等,法占区和英占区也审讯了实业家和高级军官。三个西方占领区的各种审讯中,共判处了5025人,其中806名被判处死刑。在苏占区,被判刑者估计为45000人,被判死刑者不详。
调查显示,约80%的德国人认为审判是公正的,被告的罪行是无可争辩的,只有4%的人对审判持否定的态度。
——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对德审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对德审判的意义。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万历二年(1574年),为解决官员升迁过快和调动频繁的问题,张居正在总结历代及明朝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本诸“久任以便责成”的原则将官员久任法推向成熟。为了保证久任法的顺利实施,朝廷对久任有功的官员大加褒奖和破格提拔,对主动“乞罢”的官员也多“不允”或要求“照旧供职”。在官员的选任中,张居正也明确要求只看功过,不论资历。在万历一朝,很多边将、治河官员、巡抚、州县长官和学官都得以长期任职,甚至出现了李成梁镇守辽东30年的久任现象。但张居正死后的“清张运动”引发了更为复杂、持久且影响深远的朋党之争。在此情形下,虽然统治者一再强调和推行久任法,但内阁首辅的频繁更换直接导致了官员升迁调动更为频繁,久任法难以为继。
——摘编自展龙《明代官员久任法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居正推行官员久任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居正推行的官员久任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之所以能在1500年后崛起并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归因于一系列的体制革新:一是竞争。欧洲的政治处于割据状态,形成多个君主制国家或共和制国家,其内部又分割为多个相互竞争的集团,现代商业集团便发轫于此。二是科学革命。17世纪,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所有重大突破均发生在西欧。三是法治和代议制政府。这一最优的社会政治秩序出现于英语国家,它以私有财产权以及由选举产生的代表着财产所有者的立法机构为基础。四是现代医学。19世纪和20世纪医疗保健的所有重大突破都发生在西欧和北美,其中包括对热带疾病的控制。五是消费社会。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以棉纺织品为发端,涌现出大量提高生产力的先进技术,同时对物美价廉的商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六是工作伦理。西方人最早将更广泛而密集的劳动和更高的储蓄率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了资本的持续积累。
——据(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对尼尔·弗格森的观点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来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